在易燃有毒氣體存在的地方安裝可燃氣體報警器和有毒氣體報警器是消除潛在安全危害的有效手段。在使用氣體報警器時,常見的有毒氣體如下:
1.氯中毒:氯是一種黃綠色氣體,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和窒息性,許多工業和農藥生產都離不開氯。
2.液化石油氣中毒:液化石油氣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烯、丁烷、丁烯,液化石油氣中的所有烴類成分都有很強的麻醉作用。但由于它們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很小,在大氣壓條件下,對人體的生理功能沒有影響,如果空氣液化石油氣濃度很高,從而導致空氣中氧含量降低,會導致人窒息。
3.天然氣中毒: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等低分子量烷烴,但也含有少量的硫化氫、二氧化碳、氫氣、氮氣等氣體。普遍使用的天然氣含有85%以上的甲烷。經常由于火災、煤氣泄漏事故、爆炸和中毒等原因。
4.硫化氫中毒:硫化氫是由含硫有機物的分解或金屬硫化物與酸的相互作用產生的氣體。無色,帶有臭雞蛋的氣味,易揮發,燃燒時可產生藍色火焰。硫化氫廣泛存在于制糖、制藥、纖維、印染和紡織工業以及城市污水中。消防員在撲救這些火災的過程中應該特別警惕硫化氫中毒。
5.二氧化碳窒息:一些建筑設計不合理的地下室、防空洞、儲藏室等,由于通風條件差,其空氣成分與外界大氣成分有很大的差別。離地面越遠,通風就越差,當儲存物腐爛或著火時,空氣中的變化也就越大。
地下建筑中氣體組成和比例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氧氣含量顯著下降;(2)二氧化碳含量增加;(3)其他有毒氣體的產生。如果人進入含氧量下降的地下建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會造成缺氧窒息,如果里面還含有其他有毒氣體,危害更大。
6.一氧化碳中毒:任何含碳物質,如煤、木材等,都能產生一氧化碳(CO)。當它還沒有完全燃燒的時候。如燃燒,濃煙等,缺乏良好的通風。